脚掌疼痛可能与足底筋膜炎、痛风性关节炎、跖骨痛及周围神经病变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过度牵拉导致无菌性炎症,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剧痛,活动后减轻。长时间站立、扁平足或穿硬底鞋是常见诱因。急性期需减少负重,冰敷缓解肿胀,慢性期可通过足底筋膜拉伸训练改善。
2、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在跖趾关节引发急性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高嘌呤饮食、饮酒可诱发发作。急性期需限制活动,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症状,长期需控制血尿酸水平。
3、跖骨痛:
前足掌局部压力过大导致跖骨头下方疼痛,高跟鞋穿着者多见。可能伴随胼胝形成,行走时有踩石子感。更换缓冲鞋垫、减少前足受压可缓解,严重者需矫正足弓支撑。
4、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等引起的末梢神经损害可表现为足底灼痛、针刺感,夜间症状加重。需监测血糖水平,维生素B12和α-硫辛酸可能改善神经症状,疼痛明显时可考虑普瑞巴林等药物。
日常建议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运动鞋,避免赤足行走;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每日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查足部皮肤。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伴随红肿发热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就诊排查应力性骨折、感染等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