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可能由长期站立、肥胖、妊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压力治疗、药物干预、硬化剂注射、射频消融、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
1、长期站立:长时间保持直立姿势会增加下肢静脉压力,导致血液淤积。建议每1-2小时坐下抬高下肢,穿戴医用弹力袜可有效减轻症状。避免穿过紧的裤袜,工作时可做踮脚运动促进回流。
2、肥胖问题:体重超标会加重下肢静脉负荷,脂肪堆积压迫血管影响回流。通过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减重,饮食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在1500-1800大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增强血管弹性。
3、妊娠因素:增大的子宫压迫髂静脉导致回流受阻,孕激素使血管壁松弛。选择左侧卧位睡眠,使用孕妇专用压力袜,分娩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每日进行踝泵运动300次,促进血液回流。
4、静脉瓣膜不全:先天性或获得性瓣膜损伤使血液逆流,可能与静脉炎、外伤有关,常伴随下肢水肿、皮肤色素沉着。口服地奥司明、羟苯磺酸钙等静脉活性药物,严重者需行腔镜下静脉交通支结扎术。
5、深静脉血栓:血栓形成后破坏瓣膜功能,通常表现为突发性下肢肿胀、疼痛。需长期服用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急性期考虑导管溶栓治疗。定期进行血管超声监测,预防肺栓塞发生。
日常可多食用蓝莓、黑巧克力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坚持快走、瑜伽等适度运动,睡眠时垫高下肢15-20厘米。出现皮肤溃疡、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时需立即血管外科就诊,避免搔抓病变部位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