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初期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红肿热痛、局部皮肤发亮紧绷、活动受限等。痛风石是痛风慢性期的典型表现,主要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形成,常见于耳廓、手指、足趾等部位。
1、关节红肿热痛
初期痛风石常表现为单个关节突发性红肿热痛,以大脚趾关节最为典型。疼痛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程度剧烈,可伴有明显压痛。关节表面皮肤温度升高,触碰时有灼热感,症状可持续数天至两周。
2、局部皮肤改变
尿酸盐沉积会导致皮肤变薄发亮,呈现蜡样光泽。随着结晶增多,皮肤逐渐紧绷隆起,可能呈现黄白色结节。触摸时可感觉皮下有坚硬颗粒感,但早期通常无破溃现象。
3、关节活动障碍
尿酸盐结晶会刺激关节滑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屈伸受限。手指关节受累时可影响抓握功能,足部痛风石可能造成行走困难。晨起时关节僵硬感明显,适当活动后稍缓解。
4、结节逐渐增大
初期痛风石多为米粒至黄豆大小,质地较硬,边界清晰。随着病程进展,结节可能融合增大,但早期增长速度较缓慢。结节通常无痛感,但急性发作期可能伴随红肿疼痛。
5、伴随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反应。血液检查常见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急性期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异常。长期未控制者可出现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
痛风石初期患者需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关节受凉受伤,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急性发作期应减少患肢活动,抬高肢体有助于减轻肿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遵医嘱使用降尿酸药物可有效延缓痛风石进展。出现关节持续疼痛或结节快速增大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