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可通过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祛痰药、抗生素等方式治疗。慢阻肺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的基础用药,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改善呼吸困难。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用于急性发作缓解症状,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福莫特罗联合抗胆碱能药物如噻托溴铵可维持长期控制。这类药物需规律使用,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症状反弹。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如布地奈德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常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组成复方制剂,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长期使用需监测口腔真菌感染风险,用药后需漱口。急性加重期可能需要短期口服泼尼松。
罗氟司特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改善肺功能,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型慢阻肺。可减少急性加重频率,但可能出现腹泻、体重下降等副作用。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与支气管扩张剂联用能增强疗效。
羧甲司坦、氨溴索等祛痰药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排痰。尤其适用于痰量多的患者,可减少咳嗽频率。建议晨起空腹服用并配合拍背排痰,同时保证每日1500ml以上饮水量稀释痰液。
慢阻肺急性加重多由细菌感染诱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莫西沙星等抗生素可控制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按疗程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黄脓痰、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慢阻肺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饮食宜高蛋白易消化,如鱼肉、蒸蛋搭配西兰花等深色蔬菜。坚持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根据肺功能选择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每半年复查肺功能调整用药方案。出现口唇紫绀、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