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总是觉得饿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规律进餐时间、排查疾病因素、管理情绪压力等方式治疗。总是觉得饿通常由饮食不均衡、血糖波动、消化吸收过快、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理性饥饿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每餐保证蛋白质、健康脂肪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搭配,例如鸡胸肉搭配糙米和牛油果。避免单一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甜点,这类食物消化快易引发血糖骤升骤降。尝试用希腊酸奶、坚果作为加餐,延长饱腹感持续时间。

2、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减缓胃排空速度。早餐选择燕麦片配奇亚籽,午餐添加羽衣甘蓝沙拉,晚餐用藜麦替代部分主食。高纤维食物需要更长时间咀嚼,能刺激饱腹神经信号传递。苹果、梨等带皮水果比果汁更具饱腹效果

3、规律进餐时间:

固定每日三餐时间间隔4-5小时,避免跳过正餐导致暴食。设置手机提醒防止工作延误用餐,晨起后1小时内必须进食早餐。两餐间可安排1次150大卡以内的健康加餐,如水煮蛋或低脂奶酪,防止过度饥饿时失控进食。

4、排查疾病因素:

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进食后1-2小时即饥饿、伴心悸手抖等症状。需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甲状腺功能五项。确诊甲亢可服用甲巯咪唑,糖尿病前期建议使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5、管理情绪压力:

皮质醇水平升高会刺激食欲中枢,产生虚假饥饿感。进行正念呼吸练习时,先区分生理性饥饿与情绪性进食冲动。替代性选择无糖口香糖或热茶,缓解口腔咀嚼欲望。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可降低压力激素水平。

建议记录一周饮食日志,标注饥饿时间与情绪状态,帮助识别触发因素。烹饪时使用小号餐盘控制份量,餐前饮用300毫升温水。保持充足睡眠,睡眠剥夺会导致饥饿素水平升高。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仍持续饥饿,需内分泌科排查器质性疾病。

上一篇:脚上长红色的小疙瘩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