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免疫力呈现动态变化,妊娠早期可能增强,中后期因免疫耐受需求普遍降低。
1、激素影响:
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部分免疫细胞活性,降低Th1型细胞因子分泌,这种调节有助于避免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
2、免疫耐受:
胎盘分泌的HLA-G蛋白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等物质会主动抑制NK细胞杀伤功能,形成局部免疫豁免区,这种机制使孕妇对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更易感。
3、营养消耗:
胎儿生长发育会优先获取铁、锌、维生素D等免疫相关营养素,母体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可能影响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建议通过动物肝脏、深海鱼补充营养。
4、生理负担:
血容量增加50%导致免疫细胞相对稀释,心肺负荷加重影响呼吸道纤毛运动,建议进行孕妇瑜伽、凯格尔运动增强体质。
5、疾病风险:
妊娠糖尿病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慢性炎症有关,表现为糖耐量异常;妊娠期甲状腺炎通常伴随TPO抗体阳性,需监测TSH水平变化。
建议孕妇每日摄入300g乳制品、200g深色蔬菜,补充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定期进行血常规和TORCH筛查,出现持续发热或异常阴道分泌物需及时产科就诊。保持每天7-8小时分段睡眠,使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环境湿度,避免接触未接种疫苗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