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血氨高可通过限制蛋白质摄入、乳果糖导泻、利福昔明调节肠道菌群、门体分流术降低血氨浓度、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肝硬化血氨高通常由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肠道菌群紊乱、尿素循环障碍、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
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5-0.8g/kg,选择植物蛋白和乳制品替代动物蛋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排便,每日食用燕麦、糙米等粗粮200-300g。严格禁酒避免加重肝损伤,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代谢功能。
2、药物治疗:
乳果糖通过酸化肠道减少氨吸收,每日分三次口服。利福昔明抑制产氨菌繁殖,需连续服用7-10天。门冬氨酸鸟氨酸促进尿素循环,静脉滴注可快速降氨。白蛋白输注纠正低蛋白血症,每周2-3次维持胶体渗透压。
3、手术干预: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低门脉压力,适用于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硬化根治手段,五年生存率可达70%。术前需评估MELD评分,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等抗排斥药物。
4、并发症管理:
肝性脑病需监测扑翼样震颤和定向力障碍,血氨>100μmol/L时紧急透析。自发性腹膜炎表现为发热腹痛,经验性使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肝肾综合征需控制液体入量,特利加压素改善肾灌注。
5、预后因素:
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中位生存期约1-2年,合并肝癌者预后更差。持续血氨>200μmol/L提示肝功能严重失代偿。年龄>65岁、肌酐>133μmol/L、INR>2.3是独立危险因素。
肝硬化血氨高患者需长期低蛋白饮食配合适度有氧运动,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可改善代谢。每日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腹水形成。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家属需学习肝性脑病前驱症状识别。定期复查肝功能、血氨、凝血功能等指标,Child-Pugh评分每3个月评估一次。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安宁疗护,控制症状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