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特征。浅表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常是首发表现,尤以颈部淋巴结为多见,其次为腋下,首发于腹股沟或滑车上的较少。霍奇金病首发于戏曲淋巴结者占60%~70%,左多于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提示病灶已有播散,右侧来自纵隔或两肺,左侧常来自腹膜后。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有罗骨样感觉;随时病程良展,周围出现大小不一的淋能上能下结肿大,并可融合成团块状。如果淋巴结增大迅速,甚至侵犯神经,可引起疼痛。少数患者信有深部而无浅表淋巴结肿大。非霍奇金淋巴瘤以洒巴结肿大起病者占56%,半数好发于颈部,但更易累及口咽环、肠系膜和腹股沟。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霍金病,尤以年青患者(结节硬化型者常有双侧肿大),出见于弥漫型淋巴结肿大引起咳金淋巴瘤;预后均相对较差。深部淋巴结肿大可引起压迫症状,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引起咳嗽、胸闷、气促、肺不张、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上腔静脉压迫征;肝门淋巴结肿大,压迫总胆管起黄疸和肝肿大;腹膜后洒巴结肿在,可引起背痛及下肢、会阴部或阴囊水肿,压迫输尿管,引起肾孟积水。累及深部淋巴结时,临床上常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2、结外病变的体征
1).肝脾肝实质受侵可引起肿大,活组织检查约25%~5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肝累及,尤多见于滤泡或弥漫性小裂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脾脏浸润大多由腹部淋马结病灶经淋巴管扩散而来。霍奇金病早期脾肿大不常见,但随着病程进展而增多,一般在10%左右。霍奇金病脾肿大者经病理检查,仅32%有病变,可见脾受累程度与临床所见并不一致。脾肿大见于30%~40%早期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病肝病变系从脾脏通过门静脉播散而来,因此肝有病变者,脾脏均已累及,患者预后较差。
2).胸部在百霍奇金淋巴中,约25%在病程中发生胸腔和液,除肿瘤浸润外也可能因纵隔累及,淋巴阻寒所致。
3).骨骼恶性淋巴瘤侵犯骨骼可有局部按压痛、病理性骨折。霍奇金病有骨质累及者占10%~35%,非霍奇金淋巴瘤更多,以胸椎、腰椎最常受累,股骨、肋骨、骨盆及头颅骨次之,多从锭处血行播散或自附近软组织肿瘤浸润所致。X线显示象牙质脊椎(ivoryvertebra)或溶骨变化。约4弥漫性大细胞或组织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偶可原发于骨骼组织;患者年龄较轻。我在长骨,主要是溶骨性变化,该项原子核发病灶对放射线敏感,临床有一定意义。
4).皮肤特异性皮肤损害多见于T细胞成人白血病/淋巴瘤综合征或蕈样肉芽肿,表现多样化,包括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丘疹等,常先见于头颈部。带关疱疹也好发于霍奇金病,占5%~16%。鱼鳞癣、剥脱性红皮病也偶可见到。淋巴瘤有皮肤累及者,常提示病变已进入晚期并有血行播散。但少数原发皮肤的霍奇金病和蕈样肉芽肿,则可以长期存活。
5).扁桃体和口、鼻、咽部淋巴瘤侵犯口、鼻、咽部者,96%为弥漫性原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部位最多在软腭、扁桃体,其次为鼻腔及鼻窦,鼻咽部和舌根较少。临床可见局部肿物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6).肾696例恶性淋巴瘤尸检中有肾浸润者占33.5%,也有报道高达60%的;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多,霍奇金病仅13%。病变常为侧性,多数为结节型浸润。有肾脏浸润者,仅23%有临床表现,10%有肾肿大、高血压及尿素氮潴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