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属于性传播疾病,通常由皮肤性病科或感染科负责诊疗。梅毒的治疗需要根据分期选择方案,主要涉及青霉素类药物注射、血清学随访及伴侣同治等规范流程。
1、皮肤性病科:
皮肤性病科是梅毒诊疗的核心科室,负责典型皮损诊断、分期评估及规范治疗。一期梅毒的硬下疳、二期梅毒的玫瑰疹等皮肤表现需通过该科室的专科检查确诊。医生会根据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制定治疗方案,首选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
2、感染科:
感染科负责处理复杂梅毒病例,特别是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等三期病变。当患者出现脑膜刺激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系统症状时,需住院接受大剂量青霉素静脉输注。该科室还承担HIV合并梅毒感染者的综合管理。
3、妇产科:
妊娠梅毒患者需在妇产科进行母婴阻断治疗,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梅毒。孕早期发现感染时,通过规范青霉素治疗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2%以下。该科室会联合新生儿科对梅毒孕妇所娩婴儿进行脐血检测和预防性治疗。
4、眼科:
梅毒螺旋体侵犯眼部会引起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等病变,此时需转诊至眼科。通过裂隙灯检查、眼底造影等专科手段评估损伤程度,配合全身抗梅毒治疗的同时,可能需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控制炎症。
5、神经内科:
神经梅毒患者出现痴呆、共济失调等症状时,需神经内科介入诊疗。脑脊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蛋白含量增高是确诊依据。除抗菌治疗外,该科室会针对麻痹性痴呆等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
梅毒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直至血清学转阴,日常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和瘦肉,有助于神经修复;规律作息可增强免疫功能。所有性伴侣均需同步筛查,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RPR滴度直至稳定下降。出现头痛、视力变化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