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胳膊骨折可通过紧急制动、临时固定、就医检查、石膏固定、康复训练等方式处理,通常由跌倒撞击、运动损伤、骨质疏松、骨骼发育异常、外力冲击等原因引起。
1、紧急制动:
发现儿童胳膊骨折后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移动患肢以防二次损伤。用围巾或衣物将受伤手臂悬吊于胸前,保持肘关节90度屈曲位。观察是否出现剧烈疼痛、异常弯曲或皮肤破损,禁止自行复位。
2、临时固定:
使用硬质材料如杂志、木板等沿骨折上下关节进行临时固定,用绷带或布条分段捆扎。注意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如桡骨远端骨折需固定腕关节和肘关节。
3、就医检查:
急诊需进行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常见包括青枝骨折、横行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医生会评估是否伴有神经血管损伤,必要时进行CT三维重建。开放性骨折需紧急清创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石膏固定:
闭合性骨折通常采用石膏外固定4-6周,根据骨折部位选择长臂石膏或短臂石膏。前两周每周复查X线观察对位情况,期间保持石膏干燥清洁。拆除石膏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5、康复训练:
拆除石膏后2周内开始被动关节活动,使用热敷缓解僵硬。4周后增加握力球训练增强前臂肌力,6周后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康复期间每日补充500mg钙质和400IU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
骨折恢复期需保证每日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配合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影响钙质吸收。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抓握练习防止肌肉萎缩,拆除石膏后循序渐进增加负重训练。定期复查监测骨骼愈合情况,6个月内避免参与足球、滑板等高危运动。夜间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发现石膏过紧或皮肤发紫需及时返院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