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差伴多梦可通过调整作息习惯、改善睡眠环境、心理行为干预、中医调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可能与精神压力、睡眠节律紊乱、神经功能异常、躯体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建立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建议每晚23点前就寝,保证7-8小时睡眠时长。午睡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傍晚补觉。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
保持卧室温度18-22℃,使用遮光窗帘隔绝光线。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和透气枕具,可尝试白噪音机器掩盖环境杂音。睡前进行20分钟温水泡脚,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刺激控制法可减少卧床时的清醒时间,矛盾意向法能缓解对失眠的焦虑。每日记录睡眠日记识别诱因,正念冥想练习帮助降低大脑觉醒度。
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等药材配伍可安神定志,针灸选取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调节心脾功能。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导引术能平衡自主神经功能。
短期可使用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长期建议选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阿戈美拉汀。伴有焦虑抑郁时可联用曲唑酮、米氮平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
日常可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摄入,晚餐避免高脂辛辣刺激。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持续症状超过1个月或伴随日间功能损害时,需到睡眠专科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