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件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中成药调理、止痛药物缓解、免疫调节剂辅助、益生菌调节等方式干预。该病可能与细菌感染、盆腔手术史、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坠痛、腰骶酸痛、白带异常等症状。
1、抗生素: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等,需足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治疗期间需复查炎症指标,性伴侣需同步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2、中成药:适用于慢性期调理,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妇科千金片能清热除湿,金刚藤胶囊可散结止痛,桂枝茯苓丸有助于化瘀消癥。需连续服用2-3个月经周期,经期暂停使用。
3、止痛药物: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能缓解盆腔充血性疼痛,双氯芬酸钠栓剂适用于直肠给药,对乙酰氨基酚可降低发热症状。长期疼痛需排查输卵管积水等并发症。
4、免疫调节:反复发作者可配合免疫增强剂。匹多莫德调节Th1/Th2细胞平衡,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提升黏膜免疫力,维生素E辅助改善卵巢功能。建议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后针对性使用。
5、微生态制剂:抗生素治疗后需补充阴道益生菌。口服乳酸菌胶囊恢复菌群平衡,定君生栓剂直接补充阴道乳杆菌,蔓越莓提取物预防尿路逆行感染。使用期间避免阴道冲洗。
慢性附件炎患者需保持低糖高纤维饮食,适量摄入深海鱼油等抗炎食物。每周进行3次盆底肌锻炼改善血液循环,避免久坐和剧烈运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配合红外线理疗或中药灌肠。治疗期间严格避孕直至炎症完全消退,每3个月复查阴道微生态及盆腔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