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可以通过发病时间、症状表现和病程特点进行区分。急性湿疹通常发病急骤,症状以红斑、丘疹、水疱为主,伴有剧烈瘙痒,病程较短;慢性湿疹则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来,皮肤表现为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脱失,瘙痒程度相对较轻,但病程较长。
急性湿疹的皮损以红斑、丘疹、水疱为主,常伴有渗出和结痂。患者常感到剧烈瘙痒,搔抓后易导致皮损加重或继发感染。急性湿疹的病程较短,通常在数周内可自行消退或经治疗后好转。
慢性湿疹的皮损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苔藓样变,表面干燥、粗糙,常伴有色素沉着或脱失。瘙痒程度较急性湿疹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慢性湿疹的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治疗难度较大。
湿疹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急性湿疹以抗炎、止痒为主,慢性湿疹则需注重皮肤屏障修复和长期管理。日常生活中,湿疹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搔抓。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皮肤修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增强体质,改善皮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