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可通过典型症状和医学检查确诊。真菌感染引起的指甲增厚、变色、分层或脆裂是主要特征,需与银屑病甲、甲外伤等疾病鉴别。
1、典型症状自查:
灰指甲早期表现为指甲边缘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逐渐扩散至整个甲板。甲板增厚可达正常厚度2-3倍,表面凹凸不平呈粉末状。部分患者指甲与甲床分离形成中空层,甲板变脆易碎裂。趾甲发病率高于手指甲,常见于大拇趾。
2、医学诊断方法:
皮肤科医生会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检查。刮取病甲碎屑用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检,可见菌丝或孢子即可确诊。真菌培养能明确具体菌种,常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必要时需进行甲病理活检,与扁平苔藓甲、湿疹性甲病等鉴别。
3、易混淆疾病区分:
银屑病甲会出现顶针样凹陷和油滴样改变,甲下角质堆积呈黄褐色。甲外伤多表现为黑褐色纵嵴或裂甲,有明确外伤史。慢性湿疹引起的甲改变常伴随甲周皮肤增厚脱屑。糖尿病患者的甲营养不良可能呈现类似灰指甲的浑浊外观。
确诊灰指甲后需保持患处干燥透气,每日更换棉袜并用60℃以上热水烫洗。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拖鞋等物品。治疗期间减少美甲行为,修剪指甲时注意器械消毒。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锌的食物如牡蛎、南瓜子,适当补充维生素E增强甲板韧性。选择透气性好的运动鞋,运动后及时清洁足部,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足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