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风团、红斑等症状,可能伴随血管性水肿或全身反应。
1、皮肤瘙痒:
荨麻疹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性剧烈瘙痒,常无明确诱因。瘙痒部位多出现在躯干、四肢或面部,搔抓后可能加重症状。冷敷或外用炉甘石洗剂可暂时缓解不适。
2、风团形成:
皮肤表面会隆起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单个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风团消退后不留痕迹,可能与组胺释放导致血管扩张有关。
3、红斑反应:
皮肤出现片状红斑,按压后褪色,伴随局部灼热感。红斑范围可从指甲盖大小扩散至手掌大小,常与食物过敏、药物反应等因素相关。避免搔抓并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可改善症状。
4、血管性水肿:
约40%患者会出现皮下组织肿胀,多见于眼睑、口唇等疏松部位。肿胀处质地坚实,按压无凹陷,持续72小时以上需警惕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可能与缓激肽通路异常激活有关,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干预。
5、全身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或胸闷气促、血压下降等全身过敏反应。这类情况需立即就医,可能与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相关,需肾上腺素紧急处理。
荨麻疹发作期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热水烫洗。饮食选择低组胺食物如西蓝花、苹果,限制海鲜、发酵食品摄入。适度进行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慢性荨麻疹患者需记录发作诱因,定期复查过敏原。症状持续6周以上或伴随呼吸困难时,应及时至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血清IgE检测等专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