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性肿瘤可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腹腔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式诊断。
1、妇科检查:
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盆腔包块,评估肿瘤位置、大小及活动度。绝经后妇女卵巢体积增大需高度警惕,配合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其他妇科疾病。
2、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作为首选,能清晰显示肿瘤形态、囊实性成分及血流信号。CT或MRI用于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判断是否存在腹膜种植或淋巴结转移。
3、肿瘤标志物:
CA125联合HE4检测对浆液性癌敏感度达80%,CEA升高提示黏液性肿瘤可能。需动态监测指标变化,避免单一数值误判。
4、腹腔镜检查:
直视下观察肿瘤表面特征,同时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可疑恶性者可直接行冰冻切片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5、病理学诊断:
手术切除标本需进行组织学分型,区分浆液性、黏液性、子宫内膜样等亚型。免疫组化检测ER、PR、P53等蛋白表达辅助判断预后。
诊断期间建议限制高脂饮食,适当进行瑜伽等舒缓运动,术后护理需关注伤口愈合与淋巴水肿预防。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五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出现腹胀、尿频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遗传高风险人群可考虑BRCA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