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一种,属于上尿路感染,病情相对较重但多数可治愈。该病由细菌侵入肾盂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腰痛和尿频尿急。
急性肾盂肾炎若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延误诊治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或肾功能损害。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通过尿道上行感染或血行播散至肾脏。典型表现为突发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单侧或双侧腰部持续性钝痛,排尿时有灼热感。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1、急性期症状与治疗:
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医生会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喹诺酮类、头孢类或磷霉素。治疗期间需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冲刷尿路,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若出现肾周脓肿等并发症,可能需穿刺引流。
2、慢性期管理与风险:
反复发作可能转为慢性肾盂肾炎,表现为间歇性低热、乏力及轻度腰酸。长期炎症会导致肾实质瘢痕形成,严重者出现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8克。
预防复发需注意会阴部清洁,性生活后及时排尿,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血糖,每年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日常可饮用蔓越莓汁抑制细菌黏附,但不宜替代药物治疗。出现症状反复时应及时复查尿培养,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