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干呕可能由饮食不当、妊娠反应、前庭功能障碍、胃肠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饮食刺激:过量摄入高脂、辛辣食物或酒精可刺激胃黏膜,引发暂时性恶心。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馒头等食物,避免空腹饮用咖啡或浓茶。
2、妊娠反应: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导致50%-80%孕妇出现晨吐。可通过少食多餐、补充维生素B6缓解,推荐食用苏打饼干、生姜制品。
3、前庭失衡:晕动病或耳石症引发的平衡失调常伴随眩晕。乘车前可服用茶苯海明,进行Brandt-Daroff复位训练改善症状。
4、胃炎发作: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胆汁反流导致胃黏膜炎症,多伴上腹痛。需完善胃镜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必利。
5、药物影响:抗生素、化疗药等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引发呕吐。用药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严重时需使用昂丹司琼等止吐药物。
日常需保持规律三餐,避免暴饮暴食。出现持续呕吐伴脱水、呕血或体重下降需及时消化科就诊,电解质紊乱患者可饮用含钾钠的补液盐。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