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流行性乙型脑炎通过什么传播

发布时间:2025-11-23 17:00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有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等蚊种,病毒宿主包括猪、鸟类等动物。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秋季蚊虫活跃期。

1、蚊虫叮咬

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受感染动物后获得,再叮咬人类时传播。蚊虫吸血时病毒随唾液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突破血脑屏障后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疫区需加强防蚊措施,使用蚊帐、驱蚊剂等物理化学防护手段。

2、动物宿主

猪和鸟类是重要扩增宿主,病毒在其体内大量繁殖后形成病毒血症。农村地区猪圈与居住区距离过近会显著增加传播风险。养殖场应定期开展环境消杀,对猪群实施疫苗接种可有效阻断传播链。

3、垂直传播

孕妇感染后存在母婴垂直传播可能,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感染。妊娠期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需及时排查,孕早期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该途径传播概率较低但后果严重。

4、医源性传播

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存在理论传播风险,但实际发生概率极低。采供血机构会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筛查,移植前也会对供体开展病原体检测。目前尚未见明确文献报道通过该途径传播的病例。

5、实验室暴露

研究人员处理病毒培养物时可能通过气溶胶或针刺伤暴露。生物安全实验室需严格执行二级防护标准,操作活病毒时应穿戴正压防护服。普通医疗机构检验科通常不接触活病毒,无须过度担忧。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需采取综合措施,重点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清除居住区积水容器等蚊虫孳生地。流行季节前往疫区建议提前接种疫苗,户外活动穿着浅色长袖衣物。出现持续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饲养家畜的家庭需做好动物免疫与环境卫生管理,避免形成病毒传播循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老年人有骨质增生可以通过健身来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