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衰弱可通过临床评估量表、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综合评估等方式确诊。衰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力下降、疲劳感加重、体重减轻、活动能力降低和认知功能减退。
1、临床评估量表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Fried衰弱表型和Rockwood衰弱指数。Fried标准通过评估体重下降、疲劳感、握力下降、步速减慢和活动量减少五项指标进行判断,符合三项以上可确诊。Rockwood指数则从累积健康缺陷角度评估,涵盖症状、体征、实验室异常等多项指标,更适合多重疾病患者。
2、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肌肉质量和功能状态,包括四肢肌力测试、起立行走测试和平衡能力评估。典型表现有握力男性低于26公斤、女性低于16公斤,5次起坐测试超过12秒,4米步行速度每秒低于0.8米。同时观察是否存在肌肉萎缩、皮下脂肪减少等营养不良体征。
3、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生化全套、甲状腺功能、维生素D水平和炎症指标检测。常见异常有血红蛋白低于110g/L、白蛋白低于35g/L、25羟维生素D低于20ng/ml。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升高提示慢性炎症状态,这些指标异常可辅助判断衰弱程度。
4、影像学检查
双能X线吸收法可精确测量肌肉质量和骨密度,骨骼肌指数男性低于7.26kg/m²、女性低于5.45kg/m²提示肌少症。超声检查能评估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CT和MRI可发现肌肉脂肪浸润等退行性改变。这些检查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衰弱与继发性肌肉病变。
5、综合评估
需结合老年综合评估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支持系统。常用工具有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全面评估可区分单纯躯体衰弱与合并认知障碍的复杂情况,为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确诊衰弱后应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包括营养支持、抗阻训练、慢性病管理和多学科团队协作。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每公斤体重1.2-1.5克,重点补充亮氨酸和维生素D。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每周3-5次。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建立包含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的照护团队,每3-6个月复查衰弱指标,动态调整干预措施。家属需关注老人用药安全,预防跌倒,创造适老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参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