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症的症状包括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躯体妄想等。
1、被害妄想:
患者坚信自己受到迫害或阴谋伤害,表现为无端怀疑他人投毒、跟踪或监视。可能拒绝进食家人准备的饭菜,频繁更换住所或报警。这类妄想常与精神分裂症相关,需结合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治疗。
2、关系妄想:
患者将无关事件赋予特殊意义,认为电视节目、路人言行都针对自己。典型表现为反复质问家人或收集"证据",可能伴随社交回避。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识别扭曲认知,联合阿立哌唑等药物改善症状。
3、夸大妄想:
患者坚信拥有特殊身份或能力,如宣称自己是皇室后裔或发明家。常见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期,可能伴随挥霍消费、睡眠减少。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配合心理疏导可减少妄想发作频率。
4、嫉妒妄想:
患者固执认定伴侣不忠,表现为检查衣物、跟踪行踪甚至暴力质问。多见于酒精依赖或器质性精神障碍,常导致人际关系破裂。戒酒治疗联合奥氮平可缓解症状,伴侣参与的家庭治疗有助于重建信任。
5、躯体妄想:
患者坚持自己患有严重疾病,如坚信器官腐烂或寄生虫感染,反复要求医学检查却拒绝接受阴性结果。疑病妄想常见于抑郁症老年患者,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配合定期体检可减轻焦虑。
日常护理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或瑜伽等舒缓运动,饮食注意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坚果。家庭成员应避免与患者争辩妄想内容,采用非对抗性沟通方式,定期陪同复诊评估药物疗效。当患者出现自伤伤人倾向或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时,需立即寻求精神科急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