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哪6种人不建议做穿刺

发布时间:2025-05-22 10:53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不建议进行穿刺操作的人群主要包括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妊娠期妇女、局部感染或皮肤病患者、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以及体质极度虚弱者。

1、凝血障碍:

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穿刺后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血友病、肝硬化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的人群,穿刺点可能形成持续性渗血或皮下血肿。需提前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必要时输注凝血因子或新鲜冰冻血浆。

2、心肺疾病: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或近期心肌梗死患者,穿刺操作可能诱发急性呼吸衰竭或循环系统崩溃。胸腔穿刺时尤其危险,可能引发气胸或纵隔摆动。需术前评估血气分析和心肺功能储备,必要时在ICU监护下操作。

3、妊娠状态:

孕妇尤其是孕早期进行腹部或盆腔穿刺可能增加流产风险,X线引导穿刺的辐射暴露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必需操作时应选择超声引导,避开子宫区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哺乳期妇女需注意造影剂可能通过乳汁分泌。

4、局部感染:

穿刺部位存在蜂窝织炎、痈肿或带状疱疹等活动性感染时,操作可能将病原体带入深部组织。糖尿病患者足部穿刺更易引发骨髓炎。需先控制感染,选择远离病灶的替代穿刺点,术后加强抗生素预防。

5、精神障碍:

严重躁狂症、痴呆或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无法保持穿刺所需体位,突发肢体动作易导致脏器误伤。儿童患者需评估镇静必要性,必要时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预处理。需有专人固定体位并全程监护。

6、体质虚弱:

恶病质、晚期肿瘤或多器官衰竭患者耐受性差,穿刺可能加重应激反应。白细胞低于1.0×10⁹/L时感染风险极高。需权衡诊断价值与操作风险,优先考虑无创检查替代方案。

对于存在穿刺禁忌的人群,建议通过增强CT、MRI或超声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替代诊断。必需穿刺时应由高年资医师操作,备齐急救药品和设备。术后24小时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或疼痛加剧。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K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穿刺部位牵拉。长期卧床者需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上一篇:治早泄的十大中成药 下一篇:小孩一个脚大有必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