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试纸的准确率通常在95%以上,检测结果受操作规范性、窗口期、试纸品牌灵敏度等因素影响。
1、操作规范性:
试纸检测需严格遵循说明书步骤,包括采血量、滴加缓冲液量和判读时间。操作失误可能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如血液样本不足会降低抗原抗体结合效率,缓冲液过量可能稀释样本。
2、窗口期影响:
人体感染HIV后需2-6周产生足量抗体,窗口期内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第三代试纸检测抗体窗口期为3周,第四代联合检测抗原抗体可将窗口期缩短至2周。
3、试纸灵敏度:
经国家药监局认证的试纸灵敏度普遍超过99%,但不同品牌存在差异。部分试纸对HIV-1型病毒灵敏度较高,对HIV-2型或罕见亚型可能出现漏检。
4、交叉反应干扰:
自身免疫疾病、妊娠等生理状态可能导致假阳性。类风湿因子、异嗜性抗体等物质可能与试纸检测线非特异性结合,需通过Western blot确证试验排除。
5、储存运输条件:
试纸需在4-30℃避光保存,高温或冷冻会破坏蛋白涂层活性。开封后应立即使用,环境湿度过高可能导致试纸受潮失效。
建议高危行为后6周进行试纸初筛,阴性结果需在3个月后复检确认。检测时应选择指尖全血而非唾液样本以提高准确性,出现阳性结果需立即前往疾控中心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核酸检测。日常避免共用针具、确保安全性行为是预防关键,若发生暴露可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降低感染风险。检测前后应保持心理平稳,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