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可通过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药物控制,配合低嘌呤饮食、限制酒精摄入、增加水分摄取等方式综合干预。
1、抑制尿酸生成:
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合成,适用于长期尿酸控制,需注意可能引发皮疹等过敏反应。非布司他为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心血管风险较低,适合肾功能不全患者。
2、促进尿酸排泄:
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促进排泄,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丙磺舒同样通过抑制尿酸重吸收发挥作用,但禁用于肾结石患者。
3、辅助碱化尿液:
碳酸氢钠可维持尿液pH值在6.2-6.9,增强尿酸溶解度,需警惕钠负荷过重风险。枸橼酸钾合剂既能碱化尿液又可补充钾离子,适用于合并低钾血症患者。
4、急性期消炎镇痛:
秋水仙碱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性缓解痛风急性发作,早期小剂量使用效果更佳。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但需关注胃肠道不良反应。
5、新型生物制剂:
聚乙二醇化尿酸酶适用于难治性痛风,能快速分解血尿酸,需警惕输液反应。白细胞介素-1抑制剂如卡那单抗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急性发作,具有靶向抗炎作用。
降尿酸治疗需根据肾功能、合并症个体化选择药物,起始剂量宜小并逐步调整。日常需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代谢。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可改善代谢,但急性期应制动休息。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60μmol/L以下,长期达标可减少痛风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