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乏力可能导致产后出血、产程延长、胎盘滞留、胎儿窘迫、子宫复旧不良等情况。
1、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使子宫肌层无法有效压迫血管,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加。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可能引发休克,需立即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严重时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2、产程延长:
宫缩强度不足使活跃期超过8小时或第二产程超过2小时。可能引发产妇脱水、电解质紊乱,胎儿易出现胎心异常。可通过改变体位、静脉滴注缩宫素促进宫缩,必要时行产钳助产。
3、胎盘滞留:
宫缩不足导致胎盘剥离困难,30分钟内未完全娩出。可能伴随阴道大量出血,需人工剥离胎盘,配合注射麦角新碱,残留组织超过3厘米需行清宫术。
4、胎儿窘迫:
宫缩频率低于每10分钟3次时,胎儿供氧不足易出现胎心率>160次/分或<110次/分。需立即吸氧、左侧卧位,宫缩仍无改善时考虑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
5、子宫复旧不良:
产后6周子宫未恢复至孕前状态,表现为恶露持续时间超过3周。可能与贫血或感染有关,需口服益母草颗粒促进收缩,合并感染时使用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治疗。
建议产后早期哺乳刺激催产素分泌,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腹肌力量,饮食多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恶露异常或持续腹痛需复查超声。产后42天常规检查子宫恢复情况,存在宫腔粘连风险时需行宫腔镜分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