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可能得青光眼,但发病率低于成人。先天性青光眼是儿童期常见类型,与房角发育异常导致眼压升高有关。
一、儿童青光眼的类型与症状:
先天性青光眼多在出生后1年内发病,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角膜增大混浊。青少年型青光眼进展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近视加深或视野缺损,需通过眼压测量和视神经检查确诊。
二、发病机制与高危因素: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与房水引流系统发育障碍有关,继发性青光眼可能由外伤、葡萄膜炎或白内障术后引发。早产儿、有家族史或合并其他眼部异常的儿童风险较高。
三、治疗与日常管理:
手术治疗是主要方式,包括房角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部分病例需联合降眼压药物。术后需定期监测眼压、角膜直径和视神经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碰撞。家长应观察患儿是否出现揉眼、眯眼等异常行为。
日常注意保证维生素A、C的摄入,如胡萝卜、蓝莓等深色蔬果有助于维持眼部健康。避免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每20分钟远眺6米外物体20秒。学龄期儿童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筛查,合并高度近视者需增加检查频率。先天性青光眼患儿需终身随访,早期干预可保留有用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