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确实可能造成转氨酶升高。肝脏脂肪堆积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进而释放转氨酶进入血液。
转氨酶是肝细胞内的酶类,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酶会从细胞内逸出,使血液中检测到的转氨酶水平升高。脂肪肝患者中约30%会出现转氨酶轻度至中度增高,通常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3倍。
1、单纯性脂肪肝与转氨酶变化:
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可能正常或仅轻微升高。此时肝脏仅有脂肪沉积,尚未出现明显炎症或纤维化。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多数患者的转氨酶水平可逐渐恢复正常。
2、脂肪性肝炎与转氨酶升高:
当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炎时,转氨酶升高更为明显。此时肝细胞出现炎症和损伤,可能伴随乏力、右上腹不适等症状。除生活方式干预外,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双环醇等,以减轻肝脏炎症。
3、转氨酶升高的其他可能原因:
虽然脂肪肝是常见原因,但转氨酶升高也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引起。若转氨酶持续异常或显著增高,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脂肪肝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证充足睡眠。通过综合管理,多数脂肪肝患者的转氨酶异常可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