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瘀气滞痛证、头痛、风湿痹痛等病症。
1、活血行气
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气药。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胸胁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与当归配伍使用,如四物汤。现代研究表明,川芎嗪等成分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2、祛风止痛
川芎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要药。风寒头痛可配白芷、细辛;风热头痛可配菊花、石膏;血虚头痛可配当归、白芍;血瘀头痛可配赤芍、红花。风湿痹痛常与羌活、独活等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其挥发油具有镇痛、镇静作用。
3、调节月经
川芎通过活血作用可改善妇科血瘀证候。对月经量少、经期错后、经色紫暗有血块者,配伍熟地黄、白芍等可调经;对产后恶露不下、小腹冷痛者,配伍炮姜、桃仁能化瘀止痛。需注意月经过多者慎用。
4、保护心脑血管
川芎所含阿魏酸等成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辅助治疗,常与丹参配伍。实验显示其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脑梗死面积。
5、抗炎免疫调节
川芎提取物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可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与雷公藤联用可增强疗效。其多糖成分还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功能。
使用川芎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忌用,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常规煎服用量为3-10克,超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不可长期大量服用。日常可搭配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但避免与辛辣刺激食物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