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患者日常需注意规范用药、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加强营养和心理调适,同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需按疗程足量注射。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或头孢曲松替代治疗。治疗期间禁止自行停药,避免产生耐药性导致病情反复。
治疗期间禁止无保护性行为,避免共用针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内衣裤需单独清洗并高温消毒,家庭成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皮损部位。
治疗后需每3个月复查血清学试验如RPR或TPPA,持续监测2-3年直至抗体转阴。神经梅毒患者还需进行脑脊液检查,妊娠期患者需每月检测确保母婴阻断成功。
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柑橘促进组织修复。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合并HIV感染者需额外增加热量摄入至每日35kcal/kg。
二期梅毒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参加医院开展的梅毒患者互助小组,心理咨询师指导下的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病耻感。
梅毒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提升免疫力同时调节情绪。居住环境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出现发热、皮疹加重等症状需立即返院检查。哺乳期患者需暂停母乳喂养直至完成治疗,所有性伴侣必须同步接受筛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