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属于恶性肿瘤中较严重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与分期直接相关。早期口腔癌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而晚期可能降至40%以下,主要危害包括局部组织破坏、转移风险、功能丧失三方面。
1、组织侵袭性:
口腔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特性,可侵犯舌体、颊黏膜、牙龈等部位,导致溃疡经久不愈。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中晚期可能出现深层肌肉或骨骼浸润,部分病例伴随颈淋巴结转移。
2、转移风险:
癌细胞可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颌下、颈部淋巴结,晚期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肺、肝等器官。约30%患者确诊时已存在淋巴结转移,这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3、功能损害:
肿瘤进展会导致语言、咀嚼、吞咽功能障碍,术后可能遗留面部畸形。舌癌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颊癌可致张口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治疗难度:
中晚期需联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可能涉及器官切除重建。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虽能提高疗效,但晚期患者总体预后仍不理想。
5、预防要点:
长期吸烟饮酒是主要诱因,嚼槟榔地区发病率显著增高。口腔白斑、红斑属于癌前病变,HPV感染与口咽癌密切相关。
保持口腔卫生需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病变。戒烟限酒可降低60%发病风险,避免食用过烫、腌制食物。出现口腔溃疡超两周不愈、不明原因肿块或牙齿松动时,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应进行吞咽康复训练,补充高蛋白饮食促进伤口愈合,放疗期间需加强口腔保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