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传统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JAK抑制剂等方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通常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因素、环境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常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等。这类药物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和晨僵症状,但对疾病进展的抑制作用有限。长期使用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心血管风险。
2、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通过靶向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或白细胞介素-17等炎症因子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包括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司库奇尤单抗。这类药物能显著改善症状并延缓影像学进展,但价格较高且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使用前需筛查结核和乙肝。
3、传统抗风湿药:
传统抗风湿药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对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有限,主要适用于外周关节受累患者。这类药物起效较慢,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
4、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急性发作期或局部关节炎症明显时。泼尼松、甲泼尼龙等药物可快速控制炎症,但不建议长期全身使用。对于骶髂关节炎可选择局部关节腔注射,能减少全身副作用。
5、JAK抑制剂:
JAK抑制剂如托法替布、巴瑞替尼通过阻断细胞内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这类新型口服药物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有效,但需警惕血栓形成和感染风险。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脂和血常规。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保持规律运动如游泳、瑜伽,避免长期保持固定姿势。饮食建议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日常注意睡硬板床、戒烟限酒,定期监测疾病活动度和关节功能。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