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出现牙龈瘤多数情况下无需手术。牙龈瘤在孕期较为常见,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通常分娩后会自行缩小或消失。
1、孕期牙龈瘤的特点:
孕期牙龈瘤属于良性增生性病变,多发生在妊娠第2至8个月,表现为牙龈局部红肿、质地柔软、易出血。其发生与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牙龈毛细血管扩张、炎症反应增强有关。若瘤体较小且无频繁出血或感染,通常建议观察,避免孕期不必要的干预。
2、需要手术干预的情况:
当牙龈瘤体积过大影响咀嚼或说话、反复出血难以控制、继发感染或怀疑恶性病变时,需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妊娠中期14-27周,此时胎儿状态相对稳定,麻醉风险较低。操作需由口腔外科医生与产科医生共同评估,采用局部麻醉下激光或传统切除术,术后需加强口腔护理。
孕期口腔健康管理需注重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饭后用温盐水漱口减少菌斑堆积;避免高糖饮食刺激牙龈。若出现牙龈出血或肿胀加重,应及时就诊口腔科,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定期产检时建议同步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问题可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