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鸣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病因和个体情况制定。
一、改善微循环药物:
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耳蜗血流量,缓解内耳缺血状态;倍他司汀通过调节内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尼莫地平作为钙拮抗剂可扩张血管。这类药物适用于血管因素导致的耳鸣,需持续用药2-3个月观察效果,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
二、营养神经药物:
甲钴胺可促进神经髓鞘修复,改善听觉传导功能;维生素B12注射液能维持神经纤维完整性;胞磷胆碱钠通过促进卵磷脂合成修复受损神经细胞。对于长期耳鸣伴听力下降者,建议联合微循环药物使用,治疗周期通常不少于1个月。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泼尼松口服或地塞米松鼓室注射,通过抗炎作用减轻内耳水肿。激素治疗需严格把握适应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谨慎使用,疗程一般控制在7-10天,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糖和电解质。
日常需避免接触噪音环境,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控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00毫克。饮食可增加深海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配合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突发耳鸣超过72小时或伴随眩晕、听力骤降时需立即就诊,慢性耳鸣患者建议每月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跟踪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