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急性肠梗阻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5-05-24 05:58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急性肠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液体复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急性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粪石阻塞等原因引起。

1、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或肠管引流胃肠道内积气积液,降低肠腔内压力。胃肠减压能缓解腹胀、呕吐症状,减少肠壁水肿,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操作需严格无菌,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警惕电解质紊乱。

2、液体复苏:

快速补充晶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根据血气分析和中心静脉压调整补液速度,注意补充钾、钠等电解质。严重脱水患者需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必要时监测尿量。

3、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覆盖肠道菌群。解痉药如山莨菪碱可缓解肠管痉挛,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减少消化液分泌。禁用强效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4、手术治疗:

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者。肠粘连松解术分离纤维束带,肠切除吻合术处理坏死肠段,肠造口术用于高危患者。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开腹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

5、营养支持:

禁食期间给予全肠外营养,提供足够热量和氮量。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首选短肽型制剂。恢复期进食低渣饮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

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腹胀。术后早期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康复期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饮食遵循从流质、半流质到软食的过渡原则,每日5-6餐少量多餐。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肠管通畅情况,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排便异常需及时就医。

上一篇:太阳穴痛有哪些原因 下一篇:藤黄健骨丸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