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增生通常无法自行恢复,需通过医疗干预改善症状。
1、生理性牙龈增生:
妊娠期或青春期激素变化可能引发牙龈轻度增生,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此类情况在激素水平稳定后可部分缓解,但完全消退需配合口腔清洁护理。建议使用软毛牙刷、牙线清洁,避免过硬食物刺激,定期进行超声波洁牙去除菌斑刺激源。
2、药物性牙龈增生: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硝苯地平等药物可能导致牙龈纤维性增生,表现为牙龈乳头肥厚呈分叶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配合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控制炎症。日常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抑菌,每月复查牙龈状态。
3、炎症性牙龈增生:
慢性牙周炎引发的增生常伴随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需进行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增生严重者需接受牙龈切除术,术后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创面愈合。日常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缝刷清洁邻面。
牙龈增生患者应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次减少菌斑堆积。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促进牙龈修复,限制精制糖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牙龈出血。若增生组织持续增大或影响咀嚼功能,需及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肿瘤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