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的食物包括红枣、桂圆、猪肝、黑芝麻、枸杞、牛肉、乌鸡、桑葚、菠菜、红糖等。
1、红枣:红枣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C,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每日食用5-10颗可改善面色苍白,建议搭配小米煮粥或与当归同炖。
2、桂圆:桂圆肉含葡萄糖和蛋白质,具有温补心脾功效。新鲜桂圆每日10-15粒,干品可泡水或与莲子同煮,阴虚体质者需控制用量。
3、猪肝:动物肝脏含血红素铁和维生素B12,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铁。每周食用2次卤猪肝或菠菜猪肝汤,需彻底煮熟避免寄生虫风险。
4、黑芝麻:高钙高蛋白特性可滋养肝肾,炒熟后碾粉更易吸收。建议每日1勺芝麻粉调入牛奶,或制作黑芝麻糊搭配核桃食用。
5、枸杞:枸杞多糖和胡萝卜素能增强造血功能。每日20粒泡水或炖汤,可搭配菊花平衡温热属性,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血糖变化。
6、牛肉:优质蛋白和锌元素促进红细胞生成。选择牛腩或牛腱肉每周3次,红烧或清炖时加入山楂帮助软化肉质。
7、乌鸡:黑色素和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鸡肉。与黄芪、当归同炖成药膳,月经后连续食用3天,感冒发热期间不宜食用。
8、桑葚:花青素和铁质组合改善微循环。鲜果每日30克或干品10克泡酒,脾虚便溏者需搭配山药粉同食。
9、菠菜:植物性铁与维生素K协同止血补血。焯水后凉拌或煮汤,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橙子可提升铁吸收率三倍。
10、红糖:蔗糖提取物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经期后连续5天晨起饮用红糖姜茶,控制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5克。
补气血需注意饮食搭配与体质调理,气血虚弱者可选择慢跑、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空腹食用生冷瓜果。长期贫血或术后体虚者应结合驴胶补血颗粒、复方阿胶浆等中成药调理,血红蛋白低于90g/L需就医排查消化道出血等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