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乏力精神不振可能与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有关,可通过复合维生素B片、生脉饮、黄芪精等药物辅助改善。具体用药需结合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乏力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长期睡眠不足会降低机体修复能力,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规律睡眠。饮食不均衡可能引发营养缺乏,需增加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缺乏运动会使肌肉耐力下降,每周进行3-5次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能。
病理性因素需针对性治疗。缺铁性贫血可能与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自身免疫损伤、碘缺乏有关,常伴随怕冷、体重增加,需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抑郁症引发的疲乏常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需心理治疗联合盐酸氟西汀等药物干预。
持续两周以上的不明原因乏力,或伴随体重骤减、夜间盗汗等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肿瘤、慢性感染等严重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现乏力需警惕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应立即检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