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本身不会传染,但引起发烧的病原体可能具有传染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等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患者发热期间传染性较强。
1、病毒性感染导致的发烧:
流感、普通感冒等病毒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具有明确传染性。流感病毒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也可能感染。发病前1天至退烧后24小时均为传染期,需佩戴口罩并避免密切接触。
2、细菌性感染导致的发烧:
链球菌性咽炎、肺炎等细菌感染引发的发热,通常需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才会传播。这类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传染性显著降低,但患者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应单独消毒处理。
3、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发烧:
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或中暑等引起的体温升高不会传染。这类发热往往伴随特定症状,如关节肿痛、持续低热或高温环境暴露史,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病因。
发热期间建议单独使用卧室和卫生间,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同时监测体温变化。家庭成员接触患者后需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患者使用过的餐具应煮沸消毒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