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至10天,多数患者在感染后3至5天出现症状。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潜伏期长短与个体免疫力、感染部位及细菌数量有关。男性患者常见尿道口红肿、脓性分泌物及排尿疼痛;女性患者可能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排尿不适或下腹痛,部分女性症状轻微易被忽视。若未及时治疗,淋病可能引发盆腔炎、附睾炎等并发症,增加不孕风险。
确诊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如分泌物涂片镜检或核酸扩增试验。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期间需避免性行为,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日常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毛巾等物品,高危性行为后建议及时筛查。
预防淋病的关键是正确使用安全套并减少不安全性行为。若出现疑似症状或高危暴露史,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治疗后需复查确保病原体清除,避免复发或传播。保持单一性伴侣、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急性期患者需多饮水促进排尿,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证充足休息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