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

发布时间:2025-05-24 16:02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主要有唑类抗真菌药、多烯类抗真菌药、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烯丙胺类抗真菌药和嘧啶类抗真菌药。

1、唑类抗真菌药:

唑类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发挥杀菌作用,适用于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常用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氟康唑对念珠菌感染效果显著;伊曲康唑抗菌谱更广,对曲霉菌有效;伏立康唑是治疗侵袭性曲霉病的首选。这类药物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

2、多烯类抗真菌药:

多烯类抗真菌药通过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而杀菌。代表药物有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对肾脏毒性较大;制霉菌素主要用于口腔和消化道念珠菌感染。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

3、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

棘白菌素类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β-葡聚糖合成酶发挥作用,对念珠菌和曲霉菌有良好效果。常用药物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这类药物肝肾毒性较小,适用于不能耐受其他抗真菌药物的患者,是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一线选择。

4、烯丙胺类抗真菌药:

烯丙胺类抗真菌药通过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干扰真菌细胞膜合成,主要用于皮肤癣菌感染。特比萘芬是该类代表药物,对甲真菌病疗效显著。可口服或外用,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和皮疹。治疗甲真菌病需长期用药,需注意肝功能监测。

5、嘧啶类抗真菌药:

嘧啶类抗真菌药通过干扰真菌DNA和RNA合成抑制生长,代表药物为氟胞嘧啶。主要用于隐球菌和念珠菌感染,常与两性霉素B联用以增强疗效并减少耐药性。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需严格监测血常规。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真菌感染的治疗需根据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浅表真菌感染可选用外用制剂如克霉唑乳膏或口服特比萘芬;深部真菌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系统用药。治疗期间应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穿透气衣物,避免搔抓。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支持。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或局部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抗真菌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导致治疗失败或诱发耐药。

上一篇: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的用药时间 下一篇:每天嚼几粒花椒有哪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