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盆底肌松弛指支撑盆腔器官的肌肉群张力减弱或损伤,可能导致尿失禁、脏器脱垂等功能障碍。

1、解剖基础:

盆底肌由肛提肌、尾骨肌等多组肌肉构成,呈吊床状封闭骨盆出口。这些肌肉协同维持膀胱、子宫、直肠等器官的正常位置,参与控尿排便、性功能等生理活动。肌肉弹性下降或神经支配异常时,会出现支撑力不足。

2、妊娠因素:

孕期激素变化使韧带松弛,胎儿重量持续压迫盆底肌。阴道分娩时肌肉过度拉伸,可能造成肌纤维断裂。多胎妊娠、巨大儿分娩者损伤风险更高,产后42天是肌肉恢复关键期。

3、年龄增长:

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胶原蛋白流失,肌肉筋膜变薄。绝经后女性盆底组织血供减少,肌力每年递减约1%-2%。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会加速退化进程。

4、慢性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影响肌肉神经信号传导,盆腔手术如子宫切除会破坏支撑结构。长期腹压增高的呼吸系统疾病、肥胖患者,盆底肌长期超负荷运作。

5、功能障碍:

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漏尿,盆腔器官脱垂可见阴道膨出或坠胀感。可能伴随性交疼痛、排便困难,重度脱垂需手术植入网片或行阴道封闭术。

凯格尔运动能增强肌力,每天3组收缩肛门动作,每组15次。瑜伽桥式、深蹲可配合锻炼,避免提重物及久蹲。饮食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持体重指数<24。症状持续需盆底电刺激或生物反馈治疗,脱垂Ⅱ度以上考虑骶棘韧带固定术。

上一篇:哪些水果下奶最快最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