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得过一次仍可能再次感染。该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不同血清型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即使曾感染过某一型病毒,仍可能因其他型别病毒引发新感染。
一、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特点: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20余种肠道病毒引起。不同病毒型别间缺乏交叉保护性抗体,这是重复感染的核心原因。临床数据显示,约5%-10%的患儿会出现二次感染,多由不同血清型病毒导致。病毒变异也可能使既往感染者面临新风险。
二、易感人群与预防要点:
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易感群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是重要因素。预防重复感染需落实日常防护: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流行期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重症,但需注意该疫苗仅针对特定病毒型别。
保持居室通风与环境消毒对切断传播途径尤为重要。患儿衣物需煮沸处理,玩具、餐具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恢复期患儿仍可能排毒2-4周,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鲜枣等,有助于黏膜修复。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若家庭成员出现发热或皮疹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