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痣通常需要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皮脂腺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病变,主要由皮脂腺异常增生引起,多发生于头皮或面部,表现为黄色至橙色的斑块或结节。病理检查有助于排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恶性病变,尤其当皮脂腺痣出现快速增大、溃疡、出血等异常表现时更需警惕。病理检查可通过组织活检完成,医生会根据病变特征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并送检。
皮脂腺痣在婴幼儿期即可出现,随年龄增长可能逐渐增大或增厚。多数情况下皮脂腺痣生长缓慢且无自觉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外观影响或摩擦不适而就医。若皮脂腺痣位于易受刺激部位如衣领摩擦区,或伴随炎症、感染时,需积极处理。病理检查不仅能确诊,还能评估是否存在恶变倾向,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极少数情况下,皮脂腺痣可能发生恶性转化成为皮脂腺癌,此时病理检查尤为重要。皮脂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若皮脂腺痣出现质地变硬、颜色加深、边界模糊等变化,或伴有淋巴结肿大,应立即进行病理检查。对于长期存在的皮脂腺痣,即使无明显变化,也建议定期随访观察。
确诊为皮脂腺痣后,若无需手术治疗,日常应注意避免局部过度摩擦或刺激,保持皮肤清洁。若选择手术切除,术后需遵医嘱护理伤口,定期复查。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胡萝卜、坚果等,有助于皮肤健康。发现皮脂腺痣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就医复查,避免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