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期不建议同房。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1、感染风险增加:
经期生殖道环境改变,阴道酸碱度失衡,防御能力下降。同房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增加不孕风险。经血作为细菌培养基,会加速病原体繁殖,部分女性同房后出现发热、下腹坠痛等症状需警惕感染。
2、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
性行为时子宫收缩可能促使经血逆流,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可能种植在盆腔器官表面,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疾病会导致进行性痛经、性交痛甚至不孕,需通过腹腔镜手术确诊。临床数据显示,经期同房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2-3倍。
3、其他健康隐患:
经期宫颈血管充血脆弱,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接触性出血。部分女性经期性欲增强源于盆腔充血,但高潮时子宫强烈收缩可能加重痛经症状。伴侣精液中的前列腺素可能刺激子宫,延长经期或增加出血量,贫血患者需特别注意。
经期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1-2次,避免盆浴或使用碱性洗剂。选择透气棉质内裤,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饮食宜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游泳或高强度训练。若出现异常出血、严重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妇科炎症。经期结束后3天再恢复同房更为稳妥,伴侣应充分理解并配合女性生理周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