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缺损可通过自体骨移植、人工骨替代材料、血管化游离骨瓣移植、种植体修复及赝复体修复等方式治疗。颌骨缺损通常由外伤、肿瘤切除、感染或先天畸形等原因引起。
1、自体骨移植:
自体骨移植是取患者自身髂骨、肋骨或腓骨等部位的骨组织移植至缺损区。该方法生物相容性最佳,移植骨易与宿主骨融合,但存在供区并发症风险。适用于中重度骨缺损,需配合内固定器材稳定骨块。术后需3-6个月骨愈合期,期间需避免咀嚼负荷。
2、人工骨替代: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等人工骨材料可替代自体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骨传导性,可预制形状匹配缺损,但机械强度较低。适用于小范围缺损或作为移植骨补充,需配合钛网等支撑结构。术后需定期影像学评估骨整合情况。
3、血管化骨瓣移植:
通过显微外科技术移植带血管蒂的腓骨或髂骨,可重建大范围下颌骨缺损。移植骨血供完整,成活率高,能同期植入种植体。手术需吻合动静脉,技术难度大,术后需抗凝治疗。适用于肿瘤切除后的连续性缺损修复。
4、种植体修复:
骨结合种植体可直接植入剩余颌骨或移植骨,为义齿提供固位。需确保植入区骨量充足,骨密度达标。术前需三维影像评估,术中采用导板精准定位。种植体周围需维持2-3毫米健康骨组织,避免过度负荷导致骨吸收。
5、赝复体修复:
硅胶或树脂赝复体通过卡环或粘接剂固定,可恢复面部外形与部分功能。适用于无法手术的老年患者或过渡期修复。需定期调整避免压迫软组织,维护口腔卫生防止龋病。配合磁性附着体可提升固位力。
颌骨缺损修复后需长期随访,定期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骨改建情况。术后3个月内进流食,逐步过渡到软食。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冲牙器清理种植体周围。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愈合。康复期可进行张口训练改善关节活动度,营养补充重点保障蛋白质、钙质及维生素D摄入,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医学营养制剂。心理支持有助于适应面部外形改变,参与病友互助小组可获得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