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注射药物、中成药等缓解症状。足跟痛通常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等原因引起。
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的病因,可能与长期站立、肥胖或足弓异常有关,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急性期建议减少负重活动,选择足弓支撑鞋垫,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解炎症。
跟骨骨刺多与慢性劳损或钙代谢异常相关,典型症状为行走时针刺样疼痛。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或冲击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
跟腱炎常见于运动人群,因跟腱反复牵拉导致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足跟后上方肿胀压痛。治疗需避免跑跳动作,配合跟腱拉伸训练,疼痛持续可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若疼痛伴随皮肤发红发热或夜间加剧,需排除感染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建议尽早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足跟痛可能需要考虑体外冲击波或内镜下松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