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R阳性不能直接确诊梅毒,需结合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梅毒诊断需通过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临床表现、病史调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维度评估。
RPR试验是梅毒筛查的常用方法,属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等生理或病理状态可能导致RPR假阳性结果。此时需进一步做TPPA或FTA-ABS等特异性抗体检测,若结果阳性且符合梅毒临床表现,方可确诊。
少数情况下,RPR阳性伴随特异性抗体阳性且存在硬下疳、梅毒疹等典型症状时,可临床诊断为梅毒。但早期梅毒或潜伏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RPR单项阳性,需动态监测抗体滴度变化。神经梅毒或晚期梅毒患者可能出现RPR阴性而特异性抗体阳性,需通过脑脊液检查辅助诊断。
确诊梅毒后需规范治疗,青霉素是首选药物。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直至转阴。日常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所有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检测,确诊后配合医生完成全程治疗,防止疾病传播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