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1-21 14:36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常见症状有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主要有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等,易感人群主要为儿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1、传播途径

乙型脑炎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病毒在蚊体内繁殖后,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类或其他动物。病毒也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蚊虫叮咬是乙型脑炎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防蚊灭蚊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

2、临床表现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潜伏期一般为4-14天。典型症状包括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障碍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等。部分患者恢复后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肢体瘫痪等。临床表现的轻重与病毒毒力、感染剂量及个体免疫力有关。

3、诊断方法

乙型脑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可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病毒分离可从脑脊液或血液中分离病毒。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多,蛋白轻度升高。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显示脑实质病变。

4、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脑炎,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高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热药物。抽搐患者可使用镇静剂。重症患者需加强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恢复期患者可进行康复治疗,改善神经系统后遗症。预防性使用免疫球蛋白对部分患者可能有效。

5、预防措施

预防乙型脑炎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疫苗。我国已将乙型脑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其他预防措施包括防蚊灭蚊,使用蚊帐、驱蚊剂等。在流行季节应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对疑似病例应早期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消除蚊虫孳生地也是重要预防手段。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预防重于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在流行季节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应按计划完成全程接种。对于已患病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康复。同时要做好环境卫生,减少蚊虫孳生,切断传播途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杂粮打成粉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