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姑息治疗可通过镇痛管理、胆道引流、营养支持、心理干预、靶向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胆囊癌晚期通常由肿瘤压迫、转移病灶、恶病质、胆道梗阻、疼痛综合征等因素引起。
1、镇痛管理:
癌性疼痛需阶梯式用药,轻度疼痛可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中重度疼痛推荐盐酸羟考酮、硫酸吗啡缓释片等阿片类药物。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联合加巴喷丁、普瑞巴林辅助镇痛。
2、胆道引流:
肿瘤压迫胆管导致黄疸时,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或内镜下支架植入能解除梗阻。胆汁引流后需监测电解质,每日引流液超过500ml需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3、营养支持:
恶病质患者建议高蛋白流质饮食,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25kcal/kg。口服营养补充剂可选择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短肽型配方。顽固性呕吐者需静脉输注脂肪乳、复方氨基酸。
4、心理干预:
焦虑抑郁情绪可采用正念减压疗法,每周3次团体心理辅导。存在死亡恐惧时,推荐接纳承诺疗法ACT改善心理痛苦,必要时联合帕罗西汀、米氮平等抗抑郁药。
5、靶向治疗:
HER2阳性患者可尝试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EGFR扩增者适用尼妥珠单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用于PD-L1高表达病例,治疗前需评估甲状腺功能。
姑息治疗期间需维持低脂软食,避免油炸食品及动物内脏。每日餐后散步20分钟改善胃肠蠕动,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家属应学习疼痛评估量表,记录镇痛药起效时间与不良反应。临终阶段可考虑音乐疗法、芳香按摩等舒缓疗护措施,医疗团队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