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胃癌本身及治疗过程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增强治疗耐受性。
一、胃癌患者营养支持的必要性:
胃癌患者常因肿瘤消耗、食欲下降或消化道梗阻导致营养不良。手术切除部分胃组织后,胃容量减少及消化功能受损,进一步影响营养吸收。化疗或放疗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加剧营养流失。营养支持能维持体重、减少治疗并发症,并促进术后伤口愈合。临床研究显示,规范营养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五年生存率。
二、营养支持的具体方式:
口服营养补充适用于消化功能尚可的患者,可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乳清蛋白粉、匀浆膳。肠内营养通过鼻饲管或胃造瘘管直接输送营养制剂至肠道,适合存在吞咽困难但肠道功能正常者。若肠道功能严重受损,需采用肠外营养,通过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素。营养方案需由临床营养师根据个体情况定制,动态调整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比例。
三、不同分期的营养管理重点:
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应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避免高糖饮食引发倾倒综合征。进展期患者需在放化疗期间增加ω-3脂肪酸摄入,减轻炎症反应。终末期患者以缓解恶病质为目标,适当使用甲地孕酮改善食欲。合并肠梗阻时需严格禁食,依赖肠外营养支持。所有阶段均应监测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胃癌患者日常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辛辣食物刺激消化道。餐后30分钟内保持坐位姿势,促进胃排空。可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帮助胃肠蠕动,但避免饱腹后立即运动。营养支持需与肿瘤治疗同步进行,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必要时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家属应学习营养知识,协助记录每日进食量及体重变化,发现持续消瘦或水肿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